根据中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根据《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通知》(陕教疫控组发〔2020〕15号)、《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工院疫控组发〔2020〕5号)、《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通知》(陕工院疫控组发〔2020〕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急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认真落实延期开学期间各项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实施线上教学活动,确保“延期不延学、停课不停学”,将疫情防控期间延期开学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降至最低,保障公司产品质量不降低。
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与效果,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对于线上教学合理安排,积极推进,组织监督,每周反馈在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教学督导,确保整体线上教学平稳有序进行。现总结第1-3周线上教学运行情况,形成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线上教学质量简报第一期。
一、整体开课情况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延期教学期间,累计共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7个专业开设11门专业线上课程,授课班级数81个(含航空工程学院2个班),参与在线平台授课教师29人,员工上线学习累计3265人次,其中2018级1571人次,2019级1694人次。
教研室名称 |
在线课程 |
授课教师数 |
班级数 |
员工总数 |
自动化教研室 |
电机与电气控制 |
6 |
15 |
615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3 |
10 |
413 |
电气工程制图与CAD |
4 |
12 |
470 |
自动化控制系统 |
3 |
11 |
451 |
电力电子技术 |
1 |
1 |
25 |
通信教研室 |
C语言程序设计 |
3 |
5 |
181 |
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2 |
4 |
19 |
800 |
LTE组网与维护 |
1 |
2 |
70 |
人工智能与电子教研室 |
十六位单片机应用 |
1 |
1 |
37 |
新能源与电力教研室 |
供配电技术 |
1 |
3 |
107 |
电工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2 |
2 |
96 |
合 计 |
29 |
81 |
3265 |
图1 在线课程开课情况一览表


图2 分专业在线课程开课情况


图3 分年级在线课程开课情况

图4 各教研室在线课程开课情况
二、课程平台使用情况
发挥学院已有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气控制系统装接与调试》、院级在线开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等课程的资源优势,累计在智慧职教、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平台等在线教学平台开设《供配电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核心专业课程累计81门次,其中学堂在线教学平台开课38门、智慧职教平台开课24门、超星平台10门,智慧树平台开课1门。


图5 在线平台课程分类数量
三、在线教学整体情况与改进建议
1.整体效果
总体来看,在线教学课程总体秩序效果良好,运行平稳。授课教师基本能够按照本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员工基本能够按照授课教师的要求参与在线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个别员工因主客观原因未能及时完成任务学习,授课老师及时联系沟通,改进方法措施、并已进行督促教育。在线平台由于前期使用人数较多,多数存在卡顿、无法登录等情况、互动效果不佳等问题,目前基本运行正常;另外,授课老师积极使用腾讯直播课堂、QQ群直播等其它网络教学手段,加强互动沟通,确保了教学秩序稳步推进。
2.督导情况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对于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组织教师进行在线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各类教学平台以及在线教学工具。开展在线教学周报告反馈制度、平台运行情况检查等各类督导活动。经过检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前期上报教务处在线课程57门,目前开设在线课程81门,实现开课率达142%;教师参与29人次,占专职教师比例为55%,按照教研室开课数量来看,自动化教研室课程门数多,占比60%;承担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均能够按照在线授课方案进行按时授课,整体在线教学秩序良好。
3.存在主要问题
(1)各平台系统的稳定性;
(2)存在员工集中刷课情况;
(3)教师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熟练性与充分性;
(4)员工互动情况不佳,缺乏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
4.建议与改进措施
(1)倡导教师灵活调整授课时间,错峰使用在线教学平台;
(2)随时关注员工学习动态,降低刷课现象发生;
(3)鼓励教师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再学习与自我提升,坚持在探索中掌握最佳授课方式,强化学习效果;
(4)加强学习引导,强化员工学习的自主性。
四、各教研室在线课程运行情况抽样总结
对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四个教研室抽样进行调查,检查承担在线教学任务教师在线课程的授课具体情况,形成课程实施简报。分别抽取自动化教研室《自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与电子教研室《十六位单片机应用》、新能源与电力教研室《供配电技术》、通信教研室《C语言程序设计》四门课程进行检查与总结,形成课程实施简报,具体参见附件1-附件4。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2020年3月15日
附件1:《自动控制系统》线上教学1-3周实施简报
1.课程基本情况
(1)授课班级:自动化1801,1802,光伏1801
(2)授课教师:赵妮娜
(3)总课时:48课时
2.授课任务安排
1)教师需完成的教学内容
a借助雨课堂平台展开《自动控制系统》在线授课,组织引导员工开展在线学习。
b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班课群、学习平台讨论留言区为员工进行答疑。
2)员工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
按照教师学习任务安排,员工在平台在线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并在教学平台开展讨论与问答。
3)课程进度安排
课 程 |
学习周次 |
时间安排 |
学习内容与任务点 |
自动控制系统 |
第1周 |
2.24-2.28 |
1.1-1.2 绪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1.4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及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
第2周 |
3.2-3.6 |
1.5-1.6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课后习题讲解 2.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
第3周 |
3.9-3.13 |
2.2 拉普拉斯变换及应用 2.3 传递函数 |
第4周 |
3.16-3.20 |
2.4-2.5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及传递函数求取 2.6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及课后系统讲解 |
4)课程答疑安排
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班课群、学习平台在讨论区、评论区为员工进行答疑,解决员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每周答疑不少于两小时。
5)作业批阅
教师按自己所带班级借助学习平台批阅员工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记录成绩。
6)成绩的评定
在线教学结束后,对员工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客观记录员工的在线学习成效,科学评定员工在线学习的成绩等级,该成绩可为作为本课程最终学习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对授课班级未参加线上学习或线上学习不合格的员工,安排在线补修和线下补课。
3.课前发布课程学习课件
课前发布学习课件,让员工提前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师可以从后台查看员工完成情况,督促员工完成预习工作;还可以从后台查看员工有疑问的课件内容,有助于教师掌握员工学习情况。



4.员工考勤情况
第一周教学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授课。后由于网络问题和教学效果问题,赵老师提前将课程录好,发布在雨课堂。

5.作业完成及批改情况
根据课程进度及内容安排,3周在线课程共进行了5次作业布置,老师能按时对作业进行批阅并通过微信群反馈作业问题。授课教师通过授课微信群进行引导和鼓励,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使员工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少量员工存在刷课行为
改进方法:
(a)在后台监控员工课件员工时间长度。
(b)提高班干部管理权限,协同管理。
(2)个别员工不进课堂听课。
改进方法:正面引导、积极沟通,明确线上员工考评办法,促使员工回到课堂认真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设置考核时间节点,督促员工按时完成。
(3)由于本课程理论性偏强,原本上课时安排的仿真联系和实训项目无法完成,故员工理解起来有困难。
给手头有电脑的同学分享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配套程序;寻找或制作一些小视频便于员工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附件2:《十六位单片机应用》线上教学1-3周实施简报
一、课程基本情况
(1)授课班级:应用电子技术1801
(2)总课时:40课时
(3)在线平台:智慧职教
(4)授课教师:江涛
二、授课任务安排
(1)总体安排及说明

(2)授课任务安排

三、线上实施情况总结
1、线上课程时间安排
线上课程的实施按照实际教学计划4学时/周进行,安排在周二1、2节(8:00-10:00)和周四1、2节(8:00-10:00)进行。

2、课堂内容安排
每节课开始前进行签到、课前安排中提示同学们需要复习以往学过的相关内容、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等;课中内容用文档、PPT、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进行展示的同时、适时安排提问环节,加强交流互动及提升线上教学效果;课后安排补充学习的内容及作业等。






3、员工考勤情况
员工基本能够按时签到,少部分同学因为网络及个人原因延迟签到或未签到,经过老师督促,说明迟到原因及未签到原因,同时利用QQ授课群及时提醒员工按时考勤。


4.作业完成及批改情况
根据课程进度及内容安排,3周课程共进行了3次作业布置,老师均能按时对作业进行批阅并通过QQ群反馈作业问题。个别同学因为网络或平台时限等原因未能及时完成作业的,授课教师通过授课微信群、QQ群等及时督促提醒,促使员工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5.任务点完成情况
员工基本能够按时完成“今日课堂”中的视频资源、PPT、相关讲义等任务的学习,课后基本能够完成课后安排内容的学习,部分未完成的同学,老师通过QQ授课群及时进行提醒。新的授课任务开始前员工能够提前进行相关课程的预习,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
6.互动答疑
教师能通过QQ群、微信群、学习平台讨论区等平台为员工进行答疑,解决员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每周答疑时间在两小时以上。
7.待改进方面及改进措施
① 待改进方面
(1)相比第一周的情况而言,部分同学的课堂签到率、线上学习热情及学习进度速度有所下降。
(2)课中设置的问题回答、课后设置的作业等任务参与率还不高,有待进一步提
(3)少部分同学学习进度偏慢,同学间的学习进度差距较大。
②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课程实施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后续课程实施时将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任课教师课前与同学多沟通、交流,根据员工反馈情况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内容设置,提升同学们的线上课学习热情。
(2)通过回答问题进行平时分加分鼓励等方式提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员工参与率。
(3)任课教师通过微信、QQ等方式对少部分学习进度较慢同学进行单独提醒,督促员工周任务周完结。
附件3:《供配电技术》线上教学1-3周实施简报
1.课程基本情况
授课班级:供用电1801、过控1801、光伏1801
授课教师:李明
总课时:48学时(线上暂定24学时)
2.授课任务安排
课 程 |
学习周次 |
时间安排 |
学习内容与任务点 |
供配电技术 |
第1周 |
2.24-2.28 |
第一章 概论 1.1 供配电系统基本知识 1.2 电力系统的电压 1.3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
第2周 |
3.2-3.6 |
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计算 2.1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2.2计算负荷的确定 2.3 变配电所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
第3周 |
3.9-3.13 |
第三章 短路电流及计算 3.1短路概述 3.2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及其三相短路分析 3.3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 短路电流效应 |
第4周 |
3.16-3.20 |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的常用电器设备 4.1 概述 4.2 电弧的产生及灭弧方法 4.3 电力变压器 |
第5周 |
3.23-3.27 |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的常用电器设备 4.4 互感器 4.5 熔断器 4.6 高压开关设备 |
第6周 |
3.30-4.3 |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的常用电器设备 4.7 低压开关设备 4.8 避雷器 4.9 成套配电装置 |
3.在线授课情况
目前已在线授课三周,情况基本正常。每周一、周四早8点更新【今日课堂】,要求员工签到。

对课件中较难理解或容易误会部分加注释,对一些要求员工自己思考和发散思维的内容采用提问和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采用手写拍照发图片的方式进行解答。

对个别员工的特殊问题采用微信单独回答。

课件有视频、PPT、文档、动图等各种形式,内容既独立、又有一定重叠,可以互相补充,多次学习,反复巩固。

一般课前有要求,每次课后留有作业或阅读材料。

作业中除特别简单的题外,多数题下面有题目解析,员工提交后即可看到,从而找到错误原因。

员工成绩权重比例为:课件学习(50%),课堂活动(15%),作业(15%),阶段考试(20%)
其中课堂活动一项中:考勤(50%),参与(20%),课堂表现(30%)
每此课后刷新生成统计分和当前最终分供员工查阅。

对当前成绩较低和学习时长严重不够员工在班级微信群进行提醒和督促。
4.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1)少量员工存在刷课行为
目前平台无法识别这一点,可综合考虑平时考勤、课堂参与、回答问题及作业作答等情况,最终手动加分或减分进行一定修正,尽量成绩体现公平原则。
(2)某些格式的文件如动图等只能在电脑端浏览
(3)平台本身的提问功能只能口头回答
可利用平台的讨论功能发布问题,员工书面回答或文件回答,还可设置成抢答等,员工回答后利用平台进行即时打分。
(4)一些同学存在作业抄袭情况
可设置题目乱序、选项乱序等增加其抄袭难度。但仍保留提交后即可查看答案和题目解析的设置,以使个别较懒惰员工仍能通过查看答案和解析学到一些东西。
(5)个别员工旷课,一些员工学习时长不够。
正面引导、积极沟通,明确利害关系,通过上课时发通知进行提醒和警告,个别情况特别严重者,直接或通过班干部微信联系和提醒。
附件4:《C语言程序设计》线上教学1-3周实施简报
1.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2)授课班级:物联网1901/1902
(3)授课教师:刘晓莎
(4)总课时:48课时
2.授课任务安排
(1)总体安排及说明
a.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班课群等作为辅助手段,确保教学效果。

b.员工学习方式
利用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完成授课教师安排的相关教学任务。
c.考核方式
综合员工在学习平台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作业、互动留言等为课程考核的依据。
(2)部分授课任务安排

3.员工整体学习情况
员工基本能够按时学习APP里面的内容,经过老师查看后台数据,部分员工的学习进度情况为0,而有些同学进度过快,只注重形式,同时利用微信授课群及时提醒员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从学习进度上看,2班整体学习情况好于1班。所以平时应对1班多加管理。
物联网1901:

物联网1902:

4.作业完成及批改情况


根据员工实际学习情况及掌握情况,3周时间布置了3次作业,其中,2次已经评阅,第三次作业截止时间还未到。老师均能按时对作业进行批阅并通过平台反馈作业问题。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员工利用视频学习完成后独立思考,并且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评价,作业能够自己完成,部分员工直接从网上下载答案,应进行批评教育。
5.任务点完成情况



员工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平台的视频资源、PPT、相关讲义、电子教材等任务的学习,并且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评价,课后能够完成课堂检验测试环节,部分未完成的同学,老师通过微信群及时进行提醒。
6.互动答疑
任课教师借助在线平台讨论区、班级群进行互动答疑。



利用微信群语音功能,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答疑。员工及时没有及时看到信息,也可以利用其它时间返回去查看。
7.其它辅助教学手段与特色做法
在以往的C语言学习中,我们都是借助于电脑安装VC++6.0进行学习。而疫情期间,员工都是居家学习,没有电脑。在此次课程中,让员工利用手机下载C语言编译器,其功能可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就是操作界面小,费时间,并且运行检查错误功能不强大。但是对于需要动手操作的C语言来说,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单纯的让员工学习视频资料,实践才是检验他们最好的方式。


8.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少量员工存在刷课行为
改进方法:(a)通过后台检测平台,定期检查员工学习视频及PPT的时间,避免员工为了成绩狂刷视频。(b)适当布置和视频中相关的教学任务,通过作业来检测其看视频的质量。
(2)个别员工和教师没有互动。
改进方法:积极引导员工和老师沟通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