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氢能产业示范、新能源汽车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正在走向“风口期”。而在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也首次提出要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中央及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燃料电池产品快速迭代。“十四五”期间,氢能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据悉,陕西、吉林、河北、山东等多省市“十四五”规划将明确发展氢能。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电解水制氢纯度等级高,杂质气体少,易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绿色氢能供应方式,是实现碳中和的终极方案。在诸多低成本制氢的路线中,保证整个过程的脱碳非常关键。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制氢不仅意味着能够彻底实现零碳制氢,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业化和大规模投入开发,其制氢的成本也有望大幅下降,在未来的氢能应用和经济技术发展中占到重要的地位。目前电解成本高是制约电解水制氢技术推广使用的最重要原因,但同时由于大量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在不能并网、不能大规模储存的情况,弃风弃光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外也造成设备的损耗。2019年中国全年弃风电量169亿千瓦时、弃光电量46亿千瓦时、弃水电量约300亿千瓦时,三者合计总弃电总量达到515亿千瓦时,理论上可制氢92万吨。因此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再进行电解制氢,可极大降低制氢成本,是目前制氢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优势。